close

“南京梅蘭芳”汪劍耘的戲劇人生 A17

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曾名滿大江南北、有“南京梅蘭芳”之稱的京劇名演員汪劍耘先生100歲誕辰。由此,南京老一輩京劇愛好者不禁都會想到他的一些前塵往事。

刻苦學藝
空氣清淨機除臭推薦
汪劍耘原名彭年,1917年出生。他自幼聰明穎悟,喜愛文藝,尤其癡迷京劇藝術,以致後來終身致力於京劇研究與演出。由於他登臺表演,歌喉甜潤,扮相俊美,聲腔和動作表情乃至藝術氣質都酷似京劇大師梅蘭芳,加上其精深的京劇造詣,征服瞭廣大觀眾,深受社會贊賞,故被人譽為“南京梅蘭芳”。
汪劍耘父親是位私塾先生,他總想把兒子培養成一位教師。但兒子“本性難移”。最終,幼小的汪劍耘終於如願以償拜瞭老藝人喬鴻年、林如松為啟蒙教師,開始瞭其戲曲生涯。他主要是學演青衣花旦。拜師後,汪劍耘嚴格要求自己,苦練唱、念、做、打各種基本功,進步很快。即使難度頗高的蹺功,他也練得十分過硬。老師們對這位“高足”十分喜愛,在他學藝過程中,從未受過老師的責罰,到瞭汪劍耘十四五歲時,他的精湛演技,即在人文薈萃的南京票界顯露鋒芒,每當登場,必技驚四座。十八歲時,汪劍耘加入瞭南京著名的京劇票房——新生社。新生社成立於1935年夏,由當時南京聞名遐邇的戲曲世傢——南捕廳甘傢大院的甘南軒、甘濤、甘律之等一班青年票友發起成立。成員有三四十人,是南京票界一支異軍突起的青年勁旅,具有相當的規模,社址設在南捕廳十五號甘傢花廳內。由於汪劍耘天賦佳、基礎好,又肯下苦功,則被公認為是新生社中造詣最高者。
1936年,新生社在南京明星大戲院(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紅星影劇院)首次公演,公演時間為兩天,汪劍耘在《四郎探母》中飾鐵鏡公主,也擔任《珠簾寨·解寶收成》主演之一。這次演出相當成功,觀眾反響非常熱烈。未到開演,兩天的戲票就已全部售完。演出時,當時的中央廣播電臺現場還作瞭實況轉播。不久,新生社又在明星大戲院做瞭第二次公演。汪劍耘在《寶蓮燈》、《紅鬃烈馬》中出演重頭戲,兩次登臺亮相,汪劍耘已成瞭引人註目的京劇名票。

奔走兩地

抗日戰爭爆發後,新生社社員各隨機關單位遷往四川重慶。不久,重慶遭日機轟炸,各機關單位紛紛疏散。汪劍耘、甘律之遠去川西五通橋,汪在川西參加瞭鹽務總局京劇票友俱樂部,該俱樂部聘請瞭梅蘭芳師兄王蕙芳為教師,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票房。在這裡,汪劍耘師從王蕙芳先生學藝,獲益頗多。他除學習青衣戲外,又學瞭花旦戲,孜孜不倦,不畏艱苦,每天一大早就開始練跑圓場、喊嗓等,經過一兩年勤學苦練,技藝與日俱增,成瞭鹽務總局京劇票友俱樂部“臺柱”。
大約在1943年,鹽務總局業餘京劇隊,在重慶金鋼坡舉行瞭連續四天的演出。當時被譽為鹽務總局“四大名旦”的是楊畹農、汪劍耘、王辰祖、王麗雯,四人輪流演出。演出中,汪劍耘踩高蹺上場表演,以其深厚的基本功,一口地道的京白,倍受當地的觀眾推崇。四天演下來,眾口交譽,一致認為汪劍耘演得最好。
那時,汪劍耘一度曾患肺結核,住在重慶療養,很少參加演出,直到抗戰勝利隨鹽務總局回到南京後,病體才日漸好轉。有時他也參加新生社舉辦的一些大規模義演。這段時間,正逢“夏聲戲校”來南京,汪劍耘應該校校長劉仲秋及教務長郭建英的邀請,每星期抽出兩天時間,去該校義務任教,直到該校遷至上海才終止。

立雪梅門
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汪劍耘作為新生社成員,積極參加瞭多次為救災及支持抗美援朝的慰問募捐義務演出。1950年又加入瞭南京市文聯戲劇部領導的票房“友藝集”清唱茶座和演出活動。在市文聯領導下,他與舅兄甘南軒、甘律之等團結南京京劇票友,致力弘揚民族文化,培養青年,做出瞭顯著成績。
因為汪劍耘的表演聲腔和動作都酷似梅蘭芳,因此甘律之及許多熱心人都建議他拜梅先生為師,終於在1951年8月10日,經江蘇省銀行總經理許伯敏和上海實業傢盧明悅兩位先生介紹,汪劍耘在上海馬思南路梅公館,正式拜梅蘭芳先生為師,這是他一生中一個重大轉折。參加這次拜師典禮的有京劇界著名演員和梅門在滬弟子,及一些票界知名人士,場面頗為熱烈。梅先生教給汪劍耘的戲有《霸王別姬》、《鳳還巢》、《宇宙鋒》、《販馬記》和《驚夢》、《思凡》等,在唱、念、做方面都一一給予示范,汪劍耘則根據自己的條件與人物的需要,在表演上也有所發展。梅先生對汪劍耘不僅賞識他的藝術日益精進,還不止一次地教導他“學藝要先學做人,人格與戲格不能分裂,而應一致。社會主義時代的藝術傢要德藝兼優……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”。汪劍耘都一一銘記於心,並付諸實踐,文藝界朋友們說他是真正得到梅大師實授真傳的弟子。由於得到梅大師親授,加上自己不斷刻苦鉆研,故汪劍耘入梅門後,在唱腔、演技上與日猛增。

英年早逝

汪劍耘因受瞭金陵曲傢耆宿甘貢三老先生的賞識,並招之為婿,與甘氏大小姐甘長華聯姻後,得到甘老先生傾力幫助和指教,再加上自身的天賦與努力,從而由一位青年票友逐步成長為名聞大江南北的梅派演員。從甘貢三老先生開始,甘傢即是南京京昆名票世傢,曲海宗師吳梅、劇壇通天教祖紅豆館主溥侗、昆曲名傢俞振飛、徐凌雲等,都是甘傢常客,溥侗更是長住甘傢大院。作為甘傢東床,汪劍耘自然是朝夕親近於這些大師,並得到他們頗多教導,親授熏陶。日積月累,在京劇藝術的唱腔、身段及程式方面必然能拓展眼界,豐富學識,使得藝術得以精進,藝術水平自然脫穎而現瞭。
1953年,汪劍耘去天津,與名老生王則昭合作,正式下海演出。接著又與著名老生周嘯天合作,赴鄭州、洛陽、開封、西安等地巡回演出。1954年回南京後,經市文化局批準,汪劍耘在南京組織瞭“汪劍耘京劇團”,並擔任團長。在蘇、魯、皖各大城市巡回演出。1958年該團並入“南通京劇院”,汪任三團團長。此階段,他同時也致力培養青年演員,如羅惠蘭、任岫雲、丁學勤等,都是個中佼佼者。鼻子過敏空氣清淨機推薦
“文革”開始後,除瞭樣板戲,其他的京劇曲目一概被視為“封、資、修”而被打入冷宮。汪劍耘的人生也墜入低谷。隨後,他被迫退休返寧,每月隻發十幾元生活費,其憂鬱成疾,1975年夏溘然離世,終年僅五十八歲。 趙子雲

空氣清淨機價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nj351bv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